《不被支配》反PUA指南

一、識破自戀者

1.自戀型人格障礙診斷標準。

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征,是缺乏同理心,不願意承認或者認同他人的感受。

另一個特征是具有人際剝削行為,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,他們會故意利用對方的善意、信任,或者弱點,來操控對方,獲得好處,卻不願意給予對方相應的回報或尊重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自戀者是具有認知共情能力的,也就是說,他們能夠從邏輯上理解為什麽一個人會產生某種感覺,但他們缺少情感共情能力,並不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會給他人帶來傷害。

2.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形成。

有很多理論可以解釋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形成,比如兒童時期的創傷經歷,父母的養育模式,還有來自神經學的觀點,認為自戀者和同理心相關的腦區存在結構異常。然而,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。病態心理往往是由生物易感性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,也就是說,與基因和成長環境都有關系。


二、自戀型虐待

1.虐待循環。

自戀型伴侶長期對受害者進行操縱和貶低,讓受害者產生無價值感。這個操縱的過程,通常包含一個虐待循環,從理想化,到貶低,再到拋棄,直到下一個虐待循環再次開始。

第一階段:甜蜜轟炸。

在這段理想化的蜜月期,受虐者很快與施虐者建立了情感、身體和心理上的深層聯結。

第二階段:貶低。

施虐者會不斷嘗試各種類型的批判和詆毀,測試受虐者的個人界限,能接受哪種級別的虐待。在這個過程中,施虐者會使用“間歇強化”來控制受害者,對受害者施加虐待的同時,偶爾也會給點關注和溫柔,讓受害者繼續心懷希望。

第三階段:拋棄。

這是施虐者最後虐待受害者的機會,他們會極盡所能,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惡毒的手段拋棄受害者,這樣受害者就永遠無法忘記他們,並且難以從他們制造的傷害中恢復過來。

如果被質問,施虐者會使用“築墻”這種手段,用沈默來打發受害者,或是用自戀暴怒讓受害者感到害怕,從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
施虐者離開之後很可能會再次主動聯系受害者,開始“回吸”,尤其是當他們聽說受害者已經開始了新生活。被吸回這段有毒的關系之後,受害者往往會遭受比前一次更折磨人的拋棄。

2.自戀型虐待受害者。

受害者之中有很多聰明、有才華、事業有成的人,過去的創傷導致他們沒有穩固的個人邊界和穩定的自尊,從而讓他們更容易受到擺布,但這和智力或意誌力的高低無關。受害者難以斬斷這段有毒的關系,更多的是由他們的易感性造成的。

3.受害者陷入習得性無助。

當我們身處一個創傷性的環境中,而任何行動都無法改變後果時,我們很可能會放棄掙紮。如果我們不能通過“戰鬥”或“逃跑”來擺脫虐待情境,壓力就會在我們的身體裏淤積,而且,即使威脅已經結束很久了,但它依然還在釋放造成痛苦和壓力的信號。

這就是為什麽經歷過情感虐待的幸存者,特別是自戀型虐待的幸存者,常常會感覺無法擺脫自身的處境。

4.受害者產生創傷聯結,對施虐者產生依戀。

自戀型施虐者通過冷暴力、投射、煤氣燈操控等行為,對受害者施加隱形虐待,營造出一種讓受害者恐懼的環境。這種激烈的情感經歷,把受害者和施虐者綁定在一起,形成難以擺脫的依戀模式。

如果受害者的原生家庭存在暴力或情感虐待,或者擁有一個自戀型的家長,那麽創傷聯結對他的破壞性會更大。


三、如何走出自戀型虐待

1.五個反制手段

手段一,貶低自戀者。

打破對自戀者虛假自我的濾鏡,去認識他們的真實自我,識破他們的動機、意圖和手段。

手段二,拋棄自戀者。

和自戀者斷絕來往,如果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徹底斷聯,比如有孩子要共同撫養,那麽應該只保持最低限度的來往。

手段三,重新理想化和自我供給。

把自戀者植入你大腦中的“有毒”的想法連根拔起,慢慢去除你和他之間的創傷聯結,創造一種更健康、積極的信念,用自我賦權取代自我挫敗的信念。

手段四,三角化。

迎接新的夥伴進入你的生活,營造屬於你的支持網絡,為自己尋找新的資源和力量。

手段五,逆轉煤氣燈操控。

面對自戀者的指責、投射和煤氣燈操控等手段,你只需要在心裏告訴自己:“我不信你的話是真的。事實並非如此。我了解真實的自己,只有我能定義我自己。”在駁斥施虐者的謊言的同時,立足於你自己的認知,和強大的自己保持聯結。

2.主動分手。

和自戀者分手的理想程序是:盡量主動地與對方分手,在發現對方是自戀者時就立馬行動起來,和他完全斷絕聯系,開始新的生活。作者列舉了幾種方法,比如快刀斬亂麻、漸進式戒斷、臨界出擊法、灰巖法、拒絕屁話法。

3.實現斷聯。

要想實現有效的斷聯,你不能以任何方式或通過任何媒介與對方互動,比如在所有的社交媒體上屏蔽他,把他所有的聯系方式都拉黑,扔掉所有會讓你睹物思人的東西。

4.重建生活。

對於遭受過虐待和情感創傷的受害者來說,離開有毒的關系之後,還需要漫長的療愈,才能重建自己的生活。受害者需要建立免疫屏障,抵禦有毒人群。比如,可以經常和自己約會,享受愉快的獨處時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